Glossary in "大宗商品"
Financial Terms by:
Most Popular Terms in "大宗商品"
Category
Read the Latest Market Journal

为什么我的订单没有以看到的价格成交? 你是否曾经设置了一个卖出限价,看着市场价格刚好超过你的限价,然后心想:“太好了,我的订单应该成交了!”——结果却发现什么都没发生?你再次查看账户,神秘地发现订单已经过期且未成交。 困惑之下,你查了雅虎财经(Yahoo Finance),当天的最高价果然高于你的限价。那么,为什么交易没有执行呢? 答案就在美国市场操作背后的细节——你的订单被发送到了哪里,它到达了哪个交易所,以及为什么你在综合行情或价格信息上看到的价格,可能并不是你下单那一刻可以成交的价格。 与新加坡交易所(SGX)或香港交易所(HKEX)不同,这些交易所是单一集中式交易平台,所有订单都在这里匹配成交,市场参与者获取的都是统一标准化的行情价格。而像美国这样的市场,可能存在多个交易场所,各自有不同的订单路由和定价机制。 在本文中,我将带你走进订单转送的幕后,解释它是如何运作的,你点击“买入”或“卖出”时到底发生了什么,以及为什么有时候你的订单无法以你下单时设定的价格成交。 理解综合行情(Consolidated Tape)与全国最佳买卖报价(NBBO) 综合行情(Consolidated Tape) 综合行情是一种信息源,它会汇总所有注册交易所的报价和成交数据。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“精华片段合集”,展示了不同交易场所里发生的交易情况。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意图: 全国最佳买卖报价(NBBO) 在综合行情的基础上,全国最佳买卖报价(NBBO)由证券信息处理商(SIPs)计算并发布。它显示了在所有受保护的美国交易场所中,任意时刻最高的买入报价(Bid)和最低的卖出报价(Ask)。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的《全国市场体系规则》(Regulation NMS),经纪商必须确保客户的订单以不劣于...

简介 期权交易 起初看起来可能较为复杂,但它为投资者提供了灵活的策略,可以用来补充传统的“买入并持有”型投资组合。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卖出看跌期权,这不仅能让您收取权利金收入,还能有机会以折扣价买入您看好的股票。 如果您希望获得稳定的收益,或以自己认可的价格买入股票,那么了解卖出看跌期权将十分值得 了解基础:什么是看跌期权? 当您卖出一份看跌期权时,您同意在期权到期前,如果买方选择行权,就以特定价格(称为执行价)买入该股票。作为交换,您会提前收到一笔权利金(现金)。如果买方不行权,您就可以将这笔权利金作为利润保留。通常,一份股票期权合约代表标的股票的100股。 卖出看跌期权意味着什么? 卖出看跌期权可以比喻为一家保险公司。 卖出看跌期权概念 保险类比 当您卖出一份看跌期权时,您会收取权利金 保险公司从投保人那里收取保费 您承担的义务是:如果股票价格跌破执行价,您必须买入该股票 保险公司在事故发生时必须支付理赔...

无论你是刚开账户,还是完全没有任何投资经验,下单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。当你已经下载了POEMS 3.0 App,但却无从下手,别担心,我们已经把流程拆解成7个清晰步骤。只要根据以下步骤,你就能轻松完成人生中的第一笔下单,开启属于你的投资之旅! 第一步:如何把股票加入观察列表 登录POEMS 3.0 App > 点击 [观察列表] 页面 点击 [添加股票] 搜寻 [股票代码]...

上期我们介绍了各种影响期权价值的因素,那么,当多种因素联动,又会如何影响期权价值呢? 本期我们将会从期权的不同价值组成,内在价值(Intrinsic Value, IV)和外在价值(时间价值,Time Value, TV)来理解。 1. 内在价值(Intrinsic Value) – 是指立即行权时,能获得的价值。通过比较正股市价/目标股票价(Stock Price)和行权价(Exercise...

说起“牛市”与“熊市”,你可能已经在财经新闻里听到过无数次: “全球股市迎来牛市……” “市场恐慌情绪升温,或步入熊市……” 但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是“牛”和“熊”?为什么上涨的时候叫牛市,下跌时却变成了熊市? 更重要的是,作为一个投资者,我们如何判断自己身处的是哪一种市场?又该如何在不同市场中调整策略? 今天这篇文章,就带你从由来、特征到应对方式,一次讲清楚牛市与熊市的核心知识。 一、牛市与熊市的词源,居然是动物的打架方式? 首先我们来解答第一个常见问题——为什么用“牛”和“熊”来形容市场? 这个说法最早起源于西方市场。英文中,“牛市”叫 Bull Market,“熊市”叫 Bear Market,两者都是形象化的比喻,用动物的攻击方式来代表市场的走势。 牛攻击时,是用角从下往上顶人——象征股价向上冲刺。...

近年来,随着个人投资者的活跃度在股市上不断提升,如何在市场波动中寻求既具可持续性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投资策略,成为投资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。其中,逢低买入(Buy the Dip)与定期定额投资(Dollar-Cost Averaging, DCA)两种策略备受关注。逢低买入利用市场短期调整时的机会进行低价买入,以优化资产配置的成本效益;而定期定额投资则通过定期投入固定金额,分散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。 在实际投资中,投资者常面临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。那投资者究竟应该是在低点加码,还是坚持长期定期定投呢?了解以下两种常见的投资策略,助您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。 (1)逢低买入策略 逢低买入指投资者在市场下跌或出现阶段性调整时主动增持,以期在低估值区域获取更多股票份额。该策略基于“价值回归”假设,即市场短期波动,但长期会回归合理价值,因此在低点加仓能够提高未来收益。 优势 劣势 ● 有可能在估值低迷时,获取超额回报● 强化收益的杠杆反应● 灵活应对市场机会...

说到“投资”,脑中的第一反应可能是:风险、波动、复杂的图表,还有新闻里那句“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”。确实,投资世界看起来像是一个只属于财经专家、金融从业者的高门槛领域。但其实,真正的投资逻辑,并没有你想象中得那么复杂。 尤其是对刚踏入投资世界的新手来说,最重要的一件事,不是去研究复杂的技术指标,而是先搞懂一个核心概念:买股票,就是买公司 你买的,不是一堆会涨跌的代码,而是这家公司的未来。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,换个更生活化的说法:你愿不愿意成为这家公司的股东? 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这样的例子: 有人说:“我朋友开始投资后,变得很关心国际新闻,连话题都变多了。” 也有人说:“我同事每个月固定买一点美股,现在看到账户慢慢成长,觉得很踏实。” 还有人说:“我一开始也看不懂K线图,后来才发现,其实从简单的工具开始就够了。” 你会发现,真正开始投资的人,变得更关心世界,更多了一种“参与感”。因为你不再是旁观者,而是公司的股东之一。无论这家公司是生产电动车、研发AI技术,还是卖咖啡、做串流平台,它的发展都与你的投资有关。 一、什么是股票?它背后代表的,其实是“公司的一部分” 股票(Stock),是企业在需要资金时,对外发行的“所有权凭证”。当你买下一家公司的股票,你就拥有它的一部分。 你不再只是个顾客、观众或路人,而是这家公司名义上的“主人”之一。...

近年来,新茶饮迅速走红,成为日常消费新宠,门店遍布城市,口味多样,社交平台热度高。奶盖茶,水果茶,轻颜茶……新式茶饮已成为当今年轻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 根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,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3547亿元(约633.07亿新元),同比增长6.4%,预计2028年将突破4000亿元(713.92亿新元)。目前,沪上阿姨(2589.HK、奈雪的茶(2150.HK)、茶百道(2555.HK)、古茗(1364.HK)和蜜雪冰城(2097.HK) 已在港股上市,而霸王茶姬(CHA.US) 则在纳斯达克上市。 2025年3月3日,蜜雪冰城以202.5港元/股成功登陆港股,首日股价大涨29.38%,市值突破980亿港元,创下港股史上冻资规模最大IPO纪录,认购倍数超5258倍。其上市热度为长期受低价竞争困扰的中国茶饮行业带来振奋信号。 受蜜雪冰城热潮带动,沪上阿姨港股打新也同样引发市场关注,2025年5月8日,根据上市当天的统计数据,沪上阿姨的发行价格为113.12港元/股,公开全球发售241.13万股H股,获3616.83倍认购,更在上市当天高开68.49%,热度超过古茗,带动茶饮板块上涨。 从疯狂扩充的门店竞争、平价茶饮价格战,到资本市场“追逐赛”,新式茶饮品牌为何扎堆上市呢?这是消费类企业争相资本化的缩影吗?这又如何反映出当今的市场状况呢? 1.新式茶饮市场现状及市场规模 何为新式茶饮? 新茶饮是以优质茶叶为基础,融合鲜奶/奶制品、水果、香料等多种原料现场调配而成的即饮茶饮料。它是在传统茶饮基础上的创新,突破口感边界,展现多样化和时尚化的饮用方式。 新茶饮的发展热潮可追溯至2012年喜茶在广东江门创立,随后2013年茶颜悦色在长沙开设首店,以中式美学风格迅速吸引消费者关注。2015年起,奈雪的茶、乐乐茶等新品牌陆续登场,推动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。2016年起,资本大量涌入,新茶饮赛道正式步入爆发期。2021年,奈雪的茶登陆港交所,成为“新茶饮第一股”。2025年,包括古茗、蜜雪冰城、霸王茶姬和沪上阿姨在内的多家头部品牌也密集上市,预示行业进入资本市场新阶段。 目前,新茶饮已不再是单一饮品品类,而是一场“饮品革命”,构建出庞大的消费生态。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中国现有新茶饮相关企业超30.4万家,2025年预计将新增超过1.5万家。 消费者对新茶饮的接受度和黏性极高: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每周购买2次及以上的消费者比例达87.9%,且有26%的消费者计划在2024年进一步提高消费频率。新茶饮已成为年轻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与增长潜力。 目前新茶饮市场正以扩充门店和打价格战为主要竞争方式。但这一市场的其中一个弊端是更新迭代快,总有新的新品牌出现,以淘汰老品牌。例如,CoCo都可、书亦烧仙草、一点点等早期品牌,...